上一页|1|
/1页

主题:【转载】李长潇研究员退休后的生活

发表于2014-07-12

<2014.7.11>李长潇在国内外原创发明了李长潇植物克隆技术。李长潇团队十分关注中国航天育种成果推广的深度合作和参与。在太空茄子的大规模推广种植上,建议采用由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克隆技术,即李长潇植物克隆技术(LCPCT)无疑将加快太空茄子产业化进程。
30年来,李长潇团队利用LCPCT,服务于生态文明工程建设,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于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克隆繁育成果的经济作物达800多种,种植足迹遍布全国32个省区,引领全国各地生产推广各种无性系优良植物种苗数十亿株,除花卉和城市绿化苗生产外,农林业生产和工业原料基地建设应用250万多亩,累计创造社
会经济效益超过1200多亿元。
李长潇这项技术主要特点是,可以利用微小的植物外植体进行繁殖,节约材料,只需用长0.3~1.0厘米的微小外植体作单位材料即可进行繁殖。而且是直接接种在大田或营养袋中,一次成苗直到供应生产,期间不需任何移动,种苗成活率高,从第二代起大规模成活率高达85%~95%。LCPCT能够大大加快植物繁育速度。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该技术的接种速度是试管组织培养的3~5倍,接种的操作工作,也一改过去由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到现在可用劳动大军中千千万万个普通工作者去操作。过去试管组培一年才可繁育几百万株,现在新的克隆技术一天就可以繁育几百万株。引领着植物克隆积极的产业化发展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李长潇团队还独创了与技术目标完全配套的简易智能操作管理系统,可以在超大项目现场进行远程操作控制管理克隆种苗的生长发
育全过程,极大地降低了国内外行业不断增高的人工成本,比其它任何技术无性繁育经济植物的成本还要低,大大提高了广大项目实施者和投资人实现目标的速度。
李长潇发明的植物克隆技术能满足人们进行大规模太空茄子产业化生产对优质种苗的需求,既可按几何级数高效繁殖、速度快、成苗率高、种苗栽培后收获早、产量高;又具有投入成本低、可产业化的优势,适于迅速大规模建立太空茄子生产基地。李长潇植物克隆技术是迅速大规模建立太空茄子生产基地的极佳选择。
随着神舟五号飞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成功,并带动世界许多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热”、“太空热”。“太空作物”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谈论的话题中。而“太空作物”指的是普通的农作物种子通过“航天育种”以后得到的优良种子——“太空良种”,通过种植而生长出的优良农作物。
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太空茄子是通过航天育种而得到的新品种。人们选出的茄子种子由航天飞机带入太空,在空间环境中高能粒子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生物材料出现了某些地球上不能获得的突变。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克隆技术在返回地面后再对这些发生了突变的种子进行新种质、新材料的选育。这些茄子,通过人工定向选育,要经过4-6代才能稳定选育品种。通常情况下,2年才能培育出3代品种,因此要选育出稳定的新茄子品种一般要经过4年左右的时间。
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太空茄子作为太空作物其推广发展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有人担心其食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本身搭载进入太空的种子就少,再进一步经过选种育苗,所得到的优良品种的种源更加稀少。
而使用李长潇植物克隆技术(LCPCT),对太空茄子从一个微型材料进行培养,4-5天便可生根、成苗,且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大大加快了太空茄子的繁育速度。由于属于无性繁殖,这种方法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种子育苗中出现的后代形状变异的情况。李长潇克隆技术和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相比,则可节省大量的项目建设时间和生产成本。
“我现在虽然名义上是退休了,但实际上根本退不了。因为国内外找我们团队要做的事太多了,我要接着在这个行业干下去,估计到了80岁都很难退。”李长潇笑着说道。


上一页|1|
/1页